万事娱乐注册 万事娱乐登录 万事娱乐招商QQ

Navigation menu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弘国学情怀为本 守初心矢志不渝 ——访民革党员、深圳顺牌文化创始人李爽

  原标题:弘国学情怀为本 守初心矢志不渝 ——访民革党员、深圳顺牌文化创始人李爽

  对 笔者来说,总有一些采访是满怀 憧憬和期待的,比如关于文化、 国学主题的对话和采访。因为在所有的主题中,如果按重要性排序,关于 对文化的探讨和访谈在笔者的心目中会排 到第一。在笔者的心智中,如果拿一个人 来比喻,他的生活、消费、饮食等等的一 切都关乎他的存在,唯有文化的喂养关乎 他灵魂的兴盛和成长。带着这样的憧憬和 期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笔者按着 约定时间来到民革党员、深圳顺牌文化(公 司名)创始人李爽先生在深圳的办公室, 与这位儒雅、博学且深刻的慧者畅聊了两个小时。

  国家明确“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李爽对记者说,其实公司提出的这个“顺”字就是对国学文化的一种创新性发展。他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一个字身上,这个字就是“顺”。 不论今天过得好还是不好,内心的强大就是顺。

  李爽用具体的事例做了分析。“《论语》 有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这就是顺。 颜回生活过得并不好,别人也很是担心, 但是他却说自己有饭吃有水喝有房子住已经很好了。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颜回内心世界中的一种强大,有了这种强大,在别人看来是条件很差的逆境,在颜回的感受里却是云淡风轻,自得其乐,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一种信仰力量的超脱。” 李爽对记者说。

  李爽将“顺”字用金文改写。左边是水,右边是风,而他表示,所谓的顺风顺水就是,环境顺心,人就顺。他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仪四象等等的概念融入到公司logo中,彰显出了极为深刻的丰富涵义。

  在对国学经典的解读上,拿《周易》来说,李爽表示,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周易》,但很多人其实是误读了这部经典。其实《易经》分为三部分:第一 部分叫做《连山》,第二部分叫《归藏》,第三部分叫《周易》。其中,连山是最初最朴素的易经,通过对天地宇宙的观察,后来有了归藏,归藏就达到了禅宗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样一种境界。归藏是将简单的事情,将二者叠加,会产生复杂的变化。在复杂的变化背后,还蕴藏着简单的道理。从归藏到连山是简单,从连山到归藏就是走向复杂。

  面对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总归要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从周文王时期开始,周易有了最初的雏形,后来又有孔子去做注,成书的周易是集中了周文王和孔子等人的智慧。它为整个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做了一种归纳总结,将事情分为64大类,每一大类有六个小解,任何事情与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说这是一套中国古人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解决问题的智慧,放之今日也仍然可以被很好地借鉴使用。

  李爽对记者介绍到,从目前来看,依然有很多人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在有些人眼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国学传统文化就是脱离了科学规律客观事实不可知不可测的玄奥之学那一套,其实这些都属于文化中的糟粕,应该予以坚决的主动扬弃。这种不知其所以观点的普遍存在,也是非常不利于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

  李爽表示,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国学的智慧与理念,让国学文化能够更扎根于大众内心深处。把一些人固有意识中的那种封建迷信的内容摒弃掉,要用一种新兴的文化符号,走进人们的心中,去改变人的心态,去改变人们的生活。在国学经典中,能找到很多解决人们现实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根源。

  对于近几年的国学热,市场上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李爽表示,真正弘扬传统文化的作为并不是这样的。这种做法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肯定也有不对的地方。例如,近几年《弟子规》成为了很多学校的必修课,但《弟子规》中的很多语句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我们也不能生硬照搬《二十四孝》去教育孩子以完全相同的行为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孝心,我们要弘扬的是那种精神,生搬硬套所谓的国学也是不行的。当然同时对于创新也必须要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创新是必要的,但是把国学经典改得面目全非也不可取。

  “自轴心时代诸子百家的奠基起,而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无数先哲不断在这个宏大的根基上添砖加瓦,终至大成的国学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特殊贡献,亦是被世界所广泛尊敬、认可甚至折服的我们民族最珍贵的一种无形资源,不夸张的说,她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成长基因,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有一句被广泛传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果在关乎生活的、习俗的、艺术的领域这句话是天然成立的,那么在关乎彰显一个民族思想的、价值观的、行为模式特点的延续下来的文化层面,这句话更应该大书特书。”李爽说。

  季羡林先生曾经听一位原国家教委的领导讲过 一次这样的经历,这位领导在新德里时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的古籍经典《管子》里“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话。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学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被一些国家的政要所引用的情况。

  李爽对记者说,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对诸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东南亚的辐射力可谓由来已久,影响深远。另外自古代外国传教士到中国起,就自觉不自觉地做起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工作,如活跃于16世纪的传教士利玛窦曾经将儒家经典《四书》翻译成西文,成了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介绍到欧洲去的第一人。

  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普及的时代,已经具备了国际文化传播、交流与相融的基础,随着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大时代的到来,地球逐渐变成一个“村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一日千里,借助当代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交互手段,文化跨国交流更加频繁、密切且多元、丰富。在我国的数字化平台,有国外博主的粉丝量达到了千万级别,而我国博主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亦可收获海外千万级粉丝,打破 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李爽对国学文化走出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受邀走进外国大使馆,以一个亲和的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以热烈的挚爱之心不遗余力地推广和传播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自己溢于言表的国学情怀,使外宾深受感染,同时得到了国外友人的高度称赞。

  向世界传递国学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好这张文化名片,推动国学走出去,李爽以己为责,不辱使命。他深知文化走出去要做到与时俱进,主动创新,也提出过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亦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要求国学文化具备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新的影响,这就需要一批有识之士、有心之人予以深度挖掘、积极创新、热情传播,以提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影响力,而李爽正是奔走在一线前沿的积极践行者。

  我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文化,离不开李爽这样的身体力行之士,充分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将自己的事业与党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为继续传扬国学文化,将自己的事业方向纳于国家的宏观战略之中。同时,李爽倡导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而努力奋斗!

  “传播国学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学以致用。”李爽以这样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国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国学热’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好事,这是随着我们经济和国力的伟大复兴,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也是全面复兴浪潮的一种迹象和信号,但是如果这种现象仅仅是像一阵风刮来刮去,带来的是一种很热闹的、喧嚣的、浮夸的感觉,而在具体的处境和实际中并没有看到这种热潮真正带来社会风气的清明、价值观的归正、人们心灵世界的回归,我们就应该静下心认真反思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叶 公好龙’的理想还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李爽认真地对记者说。

  明代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先生对“知”和“行” 的关系阐述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李爽深深地服膺于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和深刻哲学,并且坚持以此来贯穿和指导自己的国学弘扬实践。

  李爽认为,当下,对于国学教育,尤其是成年人国学文化底蕴的提升来说,更加重要的是以理念 指导实践,不断提升学以致用的文化创新能力。

  他举例,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在高考结束后有的考生由于家境贫困,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交不起学费,部分优秀的贫寒学子甚至要利用暑假去建筑工地打工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积攒学费。为帮助这些贫寒学子顺利上学,顺牌文化带领很多志同道合之士,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捐资助学活动。“当我们走近这些贫寒的家庭,看到还有不少困难群体需要帮扶,便能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激情和锐气。而当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善举,便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命运时,那种巨大的成就感,会让我们感受到奋斗的价值。”李爽说。

  近年来,李爽用自己独创的顺牌文化,团结了一群认同其国学理念的人们,走出了一条既有丰富理论基础又有深厚社会实践的国学发展之路。他立足于国学传播和振兴,以公益慈善为发力点,在帮助他人、相互成就的国学传播之路上越走越宽阔。他始终认为,当一个社会自觉形成关爱他人、成就自己的良性发展之路时,便可以极大地化解很多社会矛盾,人们形成高度的行动自觉,从而人人从中获益,这应该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李爽一直强调,当代国学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真正践行了国学理念,而不仅仅是空谈国学。尤其是在当代,我们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国学文化不但要承担起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承载国家历史记忆的重要文化责任,更要身体力行,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践自己的初心使命。国学文化和国学教育,应该为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带来光照人心的力量。这不仅仅是我们开设几堂课程就能做到的,更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担当。 国学应该让社会更加和谐,让民生更加幸福,让社 会更有温度。

  另外,李爽的公司还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中,一方面开发以国学为主适合教育传播的教材,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中努力创建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多年来,李爽始终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在不断践行自己独特国学文化理念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先后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国军烈属、支前模范、孤寡老人、烈士遗孤、孤困儿童等捐款捐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人民政协报》《团结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李爽及其创办的公司进行过宣传报道。

  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有一副脍炙人口的自撰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两个小时的采访很快结束,但李爽先生要成就的价值,要实现的情怀,对于刚过不惑之年的80后的他而言,还有很多的时间去践行。在笔者看来,左宗棠的这副撰联用来描述李爽也是恰如其分,特别贴切。在行文结尾,让我们祝愿李爽先生在他的国学弘扬之路上愈加奋兴,结出更大的硕果,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达至人生的心灵富饶之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